經過長達年餘的調整後,中信保誠終於重新出發!
近日,中信保誠人壽官宣新任董事長獲批,李存強終強勢加盟,在此之前常戈總經理任職資格也已獲批。
此番新任“將帥”組合來之不易,已傳聞長達一年之久。2024年3月,華泰保險集團公告李存強辭任華泰保險集團總經理職務,彼時即有傳聞稱其將加入中信保誠擔任董事長職務。由於諸多複雜因素的影響,該人事調整一直未完全落地,同時傳出的還有現任總經理常戈將加盟的信息。
與行業大勢一致,這家一直以來的“優等生”公司最近幾年也遭遇了經營困境。今年以來,該公司負麵壓力逐漸出清,好消息也不斷釋放出來,隨著“一二把手”調整到位,中信保誠人壽終於重新出發。
不過,未來擺在中信保誠麵前的也並非一路坦途。新高層的磨合與管理風格的轉變,股東預期的相互校準,行業大勢的壓力,哪一樣都不輕鬆。李存強在股權複雜的華泰曆練多年,國際保險經驗豐富,跨界金融圈20餘載,當前環境下與新“將”常戈的強強聯合為公司發展帶來好的預期。
01
“將帥”落定,中信保誠重新出發
2024年12月31日,中信保誠官網發布公告,李存強自2024年12月27日起任命為中信保誠董事長,至此,中信保誠曆經一年半終於迎來“新帥”。
在此之前的2023年5月,中信保誠原董事長黎康忠因個人原因遞交辭呈,結束了其在中信保誠的6年從業時光。隨後的2024年3月,華泰保險集團公告李存強辭任總經理職務。詳情請見《重磅!華泰集團換總裁!“中轉外”後新任“將帥”落定麵新挑戰》
同月,常戈開始擔任該公司黨委書記,並於同年4月接棒趙小凡工作職責,任臨時負責人。
同年8月,中信保誠官宣李存強任該公司董事。最終,雙方股東經長時間的考量與平衡,新任董事長、總經理終於落定。
李存強係業內老將,但也經曆過起起落落。2012年,其加入華泰人壽,曆任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並擔任華泰保險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等職。2017年,其受華泰外方大股東重用,任安達人壽首席運營官一職。
2020年10月又回歸華泰人壽任職董事長,並於2021年1月起擔任華泰保險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戰略官。2022年,時任華泰保險集團總經理趙明浩接替該集團創始人、首任董事長王梓木任華泰保險集團董事長後,李存強出任華泰保險集團總經理。
從時間線可以看出,李存強經曆了華泰集團的“中轉外”全過程,這在業內極為難得。同時,其所任職位均為核心要害管理崗,對於華泰集團整個轉變過程深度參與,積累了此方麵難得的管理經驗。據觀潮君了解,當時李存強在該集團擁有極好的職業前景。
矛盾總是不斷變換的,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就出來。時移勢易,人生充滿了不斷的揮一揮衣袖重新出發,當下李存強以外方股東代言人身份加盟中信保誠人壽這樣一家具有較好業務基底的公司,也給該公司未來的發展增添了不少確定性。
李存強:現任中信保誠董事長。曾任華泰保險董事,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首席戰略官,華泰人壽董事長。先後曆任萬通互惠金融顧問、萬通互惠國際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全球戰略規劃與企業收購、營銷渠道拓展總監、資深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兼任萬通壽險(日本)董事、萬通壽險(香港)董事、英大泰和人壽董事、安達人壽首席營運官等職務。
李存強從業經曆豐富,在加入華泰之前,2002年起其加入到美國萬通互惠金融集團,曆任集團財務顧問、會計師,萬通互惠國際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全球戰略規劃及業務拓展資深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同時兼任日本萬通壽險董事、香港萬通亞洲壽險董事、英大泰和人壽董事等職務。
而更早之前的1997年-2002年,李存強先後任職於 Belmonte Leger、Miller Moriarty 會計師事務所、美國藍十字和藍盾保險公司。
李存強加盟距離其“前任”黎康忠的離職已有一年半的時間。黎康忠於2017年代表保誠方出任該公司董事長。2023年5月,中信保誠原董事長黎康忠因個人原因遞交辭呈,結束了其在中信保誠的6年從業時光。
黎康忠:1965年8月生,曾任中信保誠人壽董事長。自2009年加入英國保誠集團,曾任保誠集團亞洲及非洲區執行總裁、Eastspring Investments Group Pte.Ltd.董事、集團首席財務官。
隨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家曾經的“優等生”不再遮遮掩掩,開始正視現實存在的問題。
2024年4月,任該公司總經理職務達11年之久的趙小凡卸任,此前的1個月常戈開始擔任該公司黨委書記,並於4月接棒趙小凡任臨時負責人職責。
趙小凡:1964年3月生,曾任中信保誠人壽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中信保誠資管執行董事、副董事長、總經理。曆任中信實業銀行副行長、黨委書記;副行長、中信集團財務部主任、中信財務公司副董事長等職。
常戈總經理任職資格於2024年7月正式獲金融監管局核準。
常戈:1977年2月出生,現任本公司董事兼總經理。自2024年6月12日起任本公司總經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於2024年7月26日核準其董事任職資格。曾任中信銀行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總經理,私人銀行部總經理,石家莊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公司銀行部(鄉村振興部)總經理,戰略客戶部總經理,中國中信金融控股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總經理,中信科技發展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位。
常戈早年多服務於銀行業,曾就職於。進入中信體係後,先後就職於中信銀行、中信金控等機構,此前擔任中信金控財富管理部總經理。
類似此種從業經曆也在有些銀行係保險公司出現,分析原因,一則業務類型與保險業務較為相近;二則當下保險業代理人渠道遇到較大轉型挑戰,保險公司無法再完全依賴個險渠道達成業績目標,銀保渠道成為此類銀行係險企的首選,而銀行係來的高管的資源及經驗恰好能有效匹配。
除了將帥之外,2024年中信保誠人壽各層人事密集調整,時隔近13年首次增資,金額達25億元,該公司注冊資本翻倍。詳情請見《時隔13年大額增資!中信保誠董事長待補位,總裁即將年滿60歲》
不破不立,我們認為的不變其實隻是想象,在經曆了十餘年貌似“穩定”“不變”“平靜”之後,這家企業重新出發。
02
24年後再出發,迎全新格局
之所以說中信保誠曾經是“優等生”,係名符其實。在保險業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2000年10月,中管金融機構——中國中信集團,與英國最大保險公司——保誠集團聯合發起創建信誠人壽,總部設立在廣州,是我國第一家中英合資的人壽保險公司,雙方股東分別持股50%。
曾經的信誠人壽,一度在外資人身險行列中名列前茅。而從該公司高管列表也可以看到,之前的曆任董事長、總經理均為行業知名高管。
為充分發揮雙方股東的品牌優勢,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競爭力,2017年5月,原保監會正式批準該公司由“信誠人壽”更名為“中信保誠人壽”。目前,該公司總部設在北京,省級分支機構數量達21個,業務範圍涵蓋北京、上海、寧波、天津、青島,及廣東、江蘇等多個省份。
該公司首位董事長為李恒勳,其公開信息較少。李恒勳離任後,王川接棒。王川長期在光大工作。2004年由光大集團副董事長、行長調任中信集團,出任副董事長兼中信控股副董事長兼總裁。
總經理職位來看,自2004年以來,信誠人壽CEO均由英國保誠方麵派出。該公司2013年前共經曆4位總經理,從曾就職於保誠集團的李源祥,到謝觀興、鍾家富、陳嘉虎。
該公司首位總經理為李源祥,現任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李源祥:1965年生,現任友邦人壽董事長、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並任友邦保險控股董事、友邦保險董事長。曾先後出任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平安人壽總經理、董事長。曾先後任職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英國保誠集團、信誠人壽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
李源祥離任後,馬來西亞籍的謝觀興接棒,直至2007年7月掛帥離去,其掌舵信誠人壽約三年半。據公開信息顯示,在業內,謝觀興常被譽為“冒險者”。據了解,其在廣州的信誠人壽總部上任不到3個月,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製度改革。
謝觀興:曾任信誠人壽首席執行官,負責在中國的整體人壽保險業務。曾任馬來西亞豐隆保險首席執行官及集團董事總經理;馬來西亞壽險協會主席、馬來西亞壽險再保險協會主席、馬來西亞保險協會董事會成員。
謝觀興時代謝幕後,時任保誠集團亞洲區總裁並兼中國保險業務執行總裁鍾家富接任。公開信息顯示,鍾家富是精算出身,一直在外資係險企任職,目前已62歲。
鍾家富:生於1962年3月,曾先後出任瑞士再保險香港公司亞洲區壽險部經理;英國保誠集團亞洲總部(香港)執行總裁、中國業務執行總裁;信誠人壽董事會董事、首席執行官等職務。
2008年3月,信誠人壽CEO人選再次發生變更,陳嘉虎接棒,在此之前其出任保誠保險馬來西亞公司任CEO。
陳嘉虎:曾先後曆任美國友邦(馬來西亞)分行副經理;保誠保險(馬來西亞)培訓部主管、營業部區域發展經理、營業部業務總裁及分銷部總經理;信誠人壽廣州營業總部總經理、首席代理人渠道主管、副總經理暨北京分公司總經理;保誠保險(馬來西亞)首席執行官;信誠人壽首席執行官等職務。
2010年7月,陳嘉虎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譚強代表外方股東英國保誠集團出任代理首席執行官。據悉,譚強此前任職保誠亞洲營運主管。2008年至2009年間,其曾負責中德安聯人壽健康險及團險業務,並提出外資保險公司要注重運營平台建設,建立團險直銷隊伍。
譚強:具有近20年的保險行業從業經驗,先後在保險、美國、德國安聯集團和英國保誠集團擔任多個領導職務,積累了公司戰略、銷售、並購及資本市場運作等方麵的豐富經驗。
據信誠人壽2010-2012年報顯示,譚強任職後,該公司團險在保險業務收入總額中的占比不斷增長,分別為1.70%、2.95%、3.52%。
2013年1月1日,譚強不再出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同年,湯爾祺由董事身份轉任董事長,趙小凡獲批出任該公司總經理,此前其職務為中信銀行副行長。
在此之前,信誠人壽董事長為原中信銀行行長竇建中,2010年3月,竇建中信誠人壽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獲原保監會批準。
竇建中:出生於1955年,1982年加入中信集團。曾先後擔任中信銀行行長、中信國際金融控股行政總裁、中信銀行非執行董事、中信國際資管董事、事安集團董事長、振華財務董事及中信集團常務董事兼副總經理。
03
業績壓力仍在釋放中,前景向好
中信保誠人壽成立至今已有20餘年,但在2023年該公司出現了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虧損,累計虧損7.96億元,同比下滑172.65%。不僅如此,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該公司已累計虧損31.99億元,為該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虧損。
不過,隨著負麵狀況的陸續出清及新任“將帥”的正式落定,中信保誠發展前景逐步向好。
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4年3季度,該公司總資產2600.26億元,同比增長6.48%;淨資產規模達159.1億元,同比增長25.06%,結束了前兩年的下滑態勢。
從盈利情況來看,2021年中信保誠人壽盈利最高,達29.15億元,同比增加15.16%。2023年該險企出現了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虧損,全年虧損7.96億元,同比下滑172.65%。
整體來看,該公司2009年至今累計盈利90.2億元,2024年經營挑戰仍在釋放過程中。
從承保端來看,因該險企縮減線下布局,撤銷分支機構,近兩年保費收入增速趨於和緩。
從投資端來看,該險企近四年收入變化不大,2020年達峰值52.72億元後,後續三年均未超過52億元。其中,2021年、2022年處於下滑狀態,分別收入51.75億元、51.41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83%、0.66%。2023年有小幅度上升,收入51.53億元,同比增加0.23%。
2020年之前,該公司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增長曲線與保險業務收入增幅走勢基本吻合。2022年的該費用支出出現大幅增長,共支出34.38億元,同比增長超6成。
2023年開始縮減支出費用,手續費及傭金僅支出24.6億元,同比下降28.46%。
2022年後,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增長動力下行,同期表現在業務及管理費用支出出現壓縮。2022年該公司支出業務及管理費30.81億元,下降1.65%。2023年達近五年最低值25.87億元,同比下降16.05%。
2024年,在中信保誠的整個發展史上必將是極為重要的一年,一方麵十餘年“歌舞升平”後的惡疾去除,另一方麵是一個基礎較好公司的重新出發。
人的意識或者願望,與事物的發展規律之間存在天然背離,期待的不變與世界無止息的變化之間常常形成巨大的鴻溝。越是看似長期不變、穩定的表象之下,越是潛藏著更大的危機,這值得我們任何機構、任何個人時時警醒。
本文由屈尊就卑網“將帥”終落定,年餘調整後,中信保誠人壽再出發!屈尊就卑網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航線燃附費油價聯動 自主定價權或加劇航企競爭”